【1700年前《猶大福音》出土,揭開諾斯底教派的思想】
專家認為未能反映耶穌一生真實情況


  國家地理頻道於週日(4月9日)晚間10時,全球首次播映關於《猶大福音》的紀錄片。這部兩小時的獨家特別節目,記錄這部文獻出土之後的故事、近年的鑑定過程與分析結果,以及學者費心翻譯、詮釋之後所得的關鍵看法。
  這份佚失將近1700年、源自西元3或4世紀,且含有碩果僅存之《猶大福音》的古柯普特語古抄本,6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地理學會總部首次公開呈現在世人面前。
  古抄本由一群聖經學者與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來鑑定真偽,過程包括放射性碳定年法、墨水分析、多光譜照影術、內文比對等許多技術皆有深入的介紹。這支特別節目也探索了檔出土以後的故事,包括詳盡的保存過程。

由早期諾斯底教派基督徒所寫成

  這份古抄本譯自原始的希臘文版福音,希臘文版據信是介於正統(聖經)福音與西元180年之間的早期諾斯底教派基督徒所寫成。諾斯底教派相信,獲得救贖的方法便是透過知識─由耶穌傳授給較具影響力的一群人─亦即教導人們如何擺脫肉身羈絆,回到人類起源的精神領域。他們也相信真正的上帝、即耶穌之父,比舊約中創造宇宙且報復心重的神更崇高。《猶大福音》的作者相信,只有加略人猶大明瞭耶穌教誨的真正重要性與意義;他因此也實行了耶穌的意旨,將耶穌交給當權者處置。

西元180年間依勒內主教公然抨擊其為異端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的報導,首次提到《猶大福音》是依勒內主教(Irenaeus)於西元180年間的著述《反異端》,該作品猛烈攻擊異於教會主流、對耶穌與其資訊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依勒內主教公然抨擊這一群人「宣稱唯有叛徒猶大是…知曉別人所不知的真相,完成背叛的秘辛…他們杜撰一個相關故事,命名為《猶大福音》。」
  專家指出,在耶穌逝世的150年後,尚有許多關於耶穌生平及其時代的紀錄,亦即由許多早期基督徒寫成的30多本福音書。依勒內為幫助闡明基督教資訊,便宣稱僅有四種福音得到認可:《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與《約翰福音》,所有其他福音、包括《猶大福音》均被早期的基督教教士列為禁書。
  梅塞納斯基金會執行長馬力歐.羅博提(Mario Roberty)表示,《猶大福音》的內容是「時代的產物」。羅博提解釋說道,西元150年時候的基督徒,試圖努力找尋「超越猶太人之神」的神。因此,他們如果把耶穌的門徒猶大,以一種特殊的描繪方式來敘述係,是非常有可能的。

專家強調出土的福音書 僅呈現出不同地區信仰團體自身面貌

  另外,專家也指出,在西元150年之前,的確有非常多不同版本的「福音書」在環地中海各地區流傳,其目的是為了在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宗教思想的地區裡,對當地人講述耶穌基督的福音。因此,任何一本福音書,與其說它們真實記錄西元50年之前發生在耶穌與門徒之間的歷史,不如說它們其實是環地中海各地基督徒團體自己如何理解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事情、以及耶穌的福音。
  專家強調,換句話說,出土的福音書真正呈現的,其實是該地區的基督徒信仰團體自身的面貌,而不是2000年前的耶穌真實的一生、與耶穌的受難、死亡、與復活。
  《猶大福音》部分文獻將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地理博物館的探險家廳展示。整個保存過程完成之後,文獻將歸還出土國埃及,成為開羅柯普柯普特博物館的館藏。國家地理學會將分享《猶大福音》的相關資訊,刊載於2006年5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專題文章、專屬網站(nationalgeographic.com/lostgospel)、4月10日在學會舉辦演講、兩本專書於4月6日出版。國家地理明年也將出版一本圖文並茂的新版古抄本。
  這次國家地理學會與各學術單位展開跨國合作,著手鑑定、保存、翻譯這份長達66頁的古抄本,合作單位包括梅塞納斯古代藝術基金會(Maecenas Foundation for Ancient Art),以及韋特史料研究所(Waitt Institute for Historical Discovery)。而來自瑞士的全球頂尖柯普特學者魯道夫˙凱瑟(Rodolphe Kasser),則應邀前來復原手稿、並抄寫、翻譯其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