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的結構】

沈志雄牧師
來源:中國浸信會神學院學院訊,2001年 11月號及2002年3月號


1. 引言

  早在編訂希臘文譯本時,已沿用了一種格式,突顯希伯來書之結構。或說,希伯來書文本的分段方法,也能在希臘文譯本中尋見。按照這格式,希伯來書便可分為廿二個段落,若以現代譯本章節之編排,分段就在1:5; 2:9; 3:1; 4:1; 4:11; 5:11; 6:13; 7:1; 7:11; 8:7; 9:11; 10:5; 10:24; 10:32; 11:1; 12:1; 12:12; 12:18; 13:1; 13:9 及 13:20 [註 1] 。每一分段,大多以連接詞如"gar"或"de" [註 2] 起首。然而,無論您把希伯來書如何分段,也總得循著一個格式或方法來界定。方法雖然不一,但前設卻是相同──假若希伯來書的作者寫這信時,是透過結構來表達他的信息或主旨,那麼研究希伯來書的結構就顯得意義重大了。
  希伯來書的作者,以文學結構來刻劃他所期望向讀者表達的主題。故此,若要了解本卷書的主旨,似乎必須從文學結構入手。George Guthrie提出,文學分析(literary analysis)是一個過程,揭示隱藏的結構及主題。他以下面的圖表概括地指出這個分析與傳達的過程 [註 3]︰-
  

  

       傳達過程       分析過程      
          文本        文本   
         ↑          ↓
   語言選擇︰
        辭彙   ←   用字分析
        文法   ←   句法分析
        風格   ←   修辭分析
         ↑          ↓
       作者的意念      了解主題   
  

  

這圖表亦表示了筆者寫本文之目的,將集中以討論希伯來書的文學設計特色來分析本書之結構。鑑於希伯來書的寫作目的與文學結構有密切關係,而不同的文學體裁產生不同的文學結構,故此,在分析希伯來書之文學結構前,筆者先會討論希伯來書的文學體裁。
  然後,本文亦簡介過去一些研究希伯來書結構的不同進路,讓讀者了解不同的分析方法;最後,筆者會建議一適切的結構供讀者參考。(由於本期篇幅所限,建議部份將延至下期出版。)
  

2. 希伯來書的文學體裁

  希伯來書13:22清楚表明這書是一封寄給作者所認識又居於遠方的人的書函 [註 4] 。但有學者認為希伯來書原來不是一封書函,而是一篇講章。
  Albert Vanhoye認為原本的標題應是「致希伯來人」,後來為了使這文件較生活化,便寫成「致希伯來人的信」。他又認為,希伯來書最後幾節(13:19, 22-25)簡潔友善,完全符合說話藝術的規律 [註 5] ,所以,明顯地表明它是一篇講章。
  學者Stanley指出13:22「勸勉的話」,只在新約中出現兩次,另一次是在使徒行傳13:15,該處正是會堂講道的時候 [註 6]
  除了題目及用字之外,從風格來看,Hartwig Thyen指出,希伯來書擁有濃厚希猶(Jewish-Hellenistic)文化的講道方式,這從它責備的形式,常引舊約作權威,以及處理勸告(paraenesis)的手法,可見一斑 [註 7]
  在1984年,學者L.Wills就希猶文化及早期基督徒的講道,發表了他的研究。他把使徒行傳13:16-41作為講章的典範,從而分辨典型的猶太人會堂裡勸告式的講章。他嘗試將「勸勉的話」放在使徒行傳13:15這說話的模式上,大致可分為三個部份:(一)權威例子,引經據典;(二)回應所引的例子的結論,指出與會眾相關之處;及(三)最後勸勉 [註 8]
  大部份學者都贊成Wills的論點,認為希伯來書其實是一篇講章,卻以一封信的形式寄出,以便在會眾面前大聲誦讀 [註 9]
  其實,學者們均正確地指出希伯來書不是封書函,而是一篇講章。因為在希臘世界中,書函有一套特定的格式,正如新約記載的其他書信一樣,基本上可把書信分成四部份:開首語、感謝語、內容及結語 [註 10] 。開首語包括寄件人、收件人及致收件人之問候語。然而,希伯來書開首(1:1-4)便宣告本書的主題,並沒有問候語,可見它並非一封信。縱然在結語中表明它是一封信(13:22) [註 11] ,仍不足以証明希伯來書的體裁是一封書函。
  

3. 概覽不同方法剖析希伯來書之結構

  
  剖析方法可分為兩類:主題式及文學式。
  
  a) 主題剖析法
  學者們都認為希伯來書的主題脈絡均有很清楚的分段。若以主題剖析結構,也有兩類方式:-
  教義勸告式─David Alan Black稱這為傳統的分段方法 [註 12] 。它是按照希伯來書的內容,分為兩個長度不對等的段落:教義及勸告。1:5至10:18是教義(1:1-4是引言);10:19至13:17則是勸告 (13:18-25是結論及祝福)。這個分段方法最大的弱點是忽略了段與段之間加插的勸勉。勸勉不屬教義,卻屬勸告。這些勸勉並非脫軌,而是包括在作者希望傳達的信息之內,我們應視這些勸勉為作者刻意加進信息之內的。故此,近代的學者已不再用這種剖析方式了。
  拼湊式 [註 13] ──這方式不能提供緊扣希伯來書的線索,它只是按著章節及不同的主題劃分段落,並沒有真正揭開結構技巧的運用 [註 14]
  b) 文學剖析法
  文學式──這方法較精確地展現希伯來書的結構。提倡文學式的學者是Albert Vanhoye,他的貢獻得到William L.Lane這樣評價:「他綜合了F.Thien, R.Gyllenberg, A.Descamps及L.Vaganay等學者的見解,但在希伯來書的文學結構上,卻有自己獨到而一絲不苟的研究。」 [註 15]
  Vanhoye認為希伯來書的作者,用了六種主要的技巧,組成希伯來書的結構:(一)宣告將要討論的題目;(二)以首尾呼應概括闡釋的範圍;(三)不同的文體:解說(exposition)或勸告;(四)一些標誌著脈絡的字詞;(五)以重複的字句顯示內容的轉化;(六)對稱排列。 [註 16] 他把希伯來書分成五部份,每部份均以宣告開始,這五個宣告分別在1:4; 2:17-18; 5:9-10; 10:36-39及12:13 [註 17] 。他以同心軸結構(concentric chiastic structure)方式,提出「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9:11)是整卷希伯來書的中心 [註 18] 。Vanhoye的論說,可謂集之大成地把希伯來書的文學結構揭示出來。 [註 19]
  Vanhoye還指出希伯來書的結構含有三部份,分別在1:1-4:13; 4:14-10:31及10:32-13:17。而4:14-16節及10:19-23這兩段平行文字標誌著第一及第二部份,而最後一部份則分別以相似的勸勉作為起首及結束。因此,希伯來書可以看為有三部份的演詞,每部份均以平行的文字作為起首及結束。 [註 20]
  文本-文字式(text-linguistic)──這是George H. Guthrie在1991年的論文中發表的。他研究演詞中用來連繫不同單元的部份,從而找出這些單元的分野及其結合點。他相信:-
  任何演詞單元總會有一幅網絡關係,緊扣演詞,有些是文法上,有些則是字詞上。文體、題目、連接詞、議論或說明之間的邏輯關係、文法的一致性、動詞時態、人物及數目、重複的字詞、時空用語的一致性或不同形式的參考資料等,都能夠令演詞單元繄扣起來。 [註 21]
  George H. Guthrie將希伯來書作者所用過的文學技巧歸納起來,發現「希伯來書的作者在演詞的轉合中運用了超過九種可辦認之方式(包括:重點字詞(hook-words)、間接重點字詞(distant hook-words)、三重式重點字詞(three types of hooked key words)、重複重點(overlapping constituents)、平行引言(parallel introductions)、直接轉合(direct intermediary transitions)、交錯轉合(woven intermediary transitions)),這令我們進一步了解難懂的結構。」 [註 22]  誠然,Guthrie的研究揭示了清晰希伯來書結構。
  假若希伯來書真的是一篇講章而非一封教義書函,那麼,勸勉部份就更顯重要了,因為將勸勉部份理性化,就是解說的重點,這更能加強信息。Guthrie在他的著作中,只在最後的篇幅簡略地討論解說及勸勉的關係,而勸勉部份的主線則沒有提及,如果他能夠將勸勉的主旨列出並連貫全書,那就更完美了。
  不同的剖析方法可引致不同的結構模式,然而,文學式是最能夠揭示希伯來書的結構及信息的。
  希伯來書既是一篇講章,它必有自己的論題,作者利用了獨特的文學形式將主題串聯起來,成為一卷結構精密的論文式講章,本文集中討論作者如何使用文學結構將主題清楚論述。

4. 希伯來書之結構分析

a) 引言

  希伯來書的結構是一種表達手法───展示作者要分享的信息。故此,了解其結構就更能清晰地掌握信息的意義了。希伯來書分別有勸勉(exhortation)及闡釋(exposition)的段落,它們互相緊扣,彼此強化主題。形成一層接一層的主幹,又以重點字詞(hook words)或交接文句(transitional passage)讓我們見到它們的連貫。以下是透過分析不同層次的主題,討論主題如何隱藏在結構中。
  

b) 緒論(1:1-4)

  「這四節經文包含了一句富有伸述性、又有建設性的句子,它濃縮了不少重要的主題,舖排以後的段落。 」 [註 23] 它就是全卷希伯來書的緒論,握要點出全書的主題──由昔日神的啟示,轉談到神兒子執行在世救贖工作的啟示。由第四節轉論出天使的主題,開展以後的討論。

c. 第一層主題(1:5 - 2:18)

  第一層主題包含了(一)闡釋天使和基督地位之比較及(二)勸勉。(2:1-4)
  在第一部份的闡釋(1:5-14),論到基督的地位,祂是神的兒子並且是超越天使的,天使也不過是在神面前服役的靈而已,天使的使命是服侍那些承受救恩的人,但神的兒子卻是成就救恩的。這比較延續至第二部份的闡釋(2:5-18):神兒子的使命是管轄這世界,天使卻沒有這種權柄和能力。基督之所以有這權力,是因為祂為人成就了救贖的工作,所以,祂高於天使。
  在這兩段闡釋中間加插了勸勉,它彷彿打斷了闡釋部份的流暢。然而,這勸勉的主題就列明在2:1,「所以,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他們所聽過的信息,是先藉著天使傳講,然後由主確定。這兩個方式帶出救恩的信息,集中於第二部份的闡明──基督的救贖工作。有誰今天輕忽基督的救恩,他將會受到更大的懲罰 [註 24] 。作者打斷了闡釋部份,要突出基督救贖工作的高峰。
  2:16-18就是交接文句,利用重點詞語「忠信」(faithful)及「大祭司」(high priest)帶出下列新的主題。
  

d. 第二層主題(3:1 - 4:16)

  「忠信」及「大祭司」在這裡重現以連接上一段落,但作者關注的,卻是另一新的主題──透過比較耶穌和摩西,顯示他們的分別。他們都忠信於那位差他們的,但地位卻是不同。摩西忠信,由於他是神的僕人;而耶穌作為兒子,在治理神的家事上忠信。所以,耶穌在地位上是超越摩西的。
  兩者的比較還集中於他們的事奉。對於那些不信主的以色人,摩西不能使他們進入應許之地(經文在這裡用「安息」代替「應許之地」)。相反地,耶穌則把「安息」賜給那些相信的。在勸勉中,作者鼓勵讀者們持守他們的信心(3:12-14;4:11)及領受那應許的「安息」。耶穌的事奉補償了摩西給的應許,新的應許乃給予所有神的子民(4:9)。
  4:12-13總結了上面的討論,作者「提供支持4:11所述務必竭力進入安息的理據」 [註 25] 。這裡「神的道」指那些作者所引用,以闡明道理的經文 [註 26] 。這段好像離題似的。但是,如果這段是強調神話語的能力,相信的人就應該相信所引用的經文,並且在今天應用。所以,這段落提供了原因,作為下一段(4:14-16)鼓勵他們相信他們所認信過的。
  最後一段也是交接文句,運用「大祭司」這重點字詞連接下層主題。
  第一層主題表明了神的救贖計劃,他委派了自己的兒子耶穌,成為救贖的媒體。第二層主題提供了祂救贖工作的成果──應許的「安息」。

e) 第三層主題(5:1 - 7:25)

  這裡有兩組闡釋,中間卻夾雜了一段勸勉(5:11-6:12)。第一組闡釋(5:1-10)指出耶穌大祭司的地位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並非照著亞倫的等次。從7:1開始,作者再次提及麥基洗德,這等次比亞倫的有更高的榮譽。亞倫的等次是根據律法而定,是肉身的要求;麥基洗德的等次卻是按那不能朽壞的生命的權能而定的。耶穌為大祭司的職任是高於亞倫等次的大祭司職任,因為耶穌的職任是永遠的,所以祂所成就的救恩也是永遠的。作者為何在這裡提出耶穌職任是超越的、是不能朽壞的呢?因為他要提出與這主題有關的勸勉之論據。
  勸勉開首,作者便警告讀者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6:1),因為除了從基督領受救恩,再沒有別的教導作為他們信心的基礎,作者又鼓勵讀者們要持守信心,恆久忍耐,指望所應許的,亦即是「安息」。6:13-20引用了經文作例子,強化作者的鼓勵。這鼓勵怎樣能夠成就?接著的闡釋則提供理由來支持上述所提的勸勉。耶穌既為永遠大祭司的身份,就能夠成為讀者們的指望,因為他們可隨時藉著耶穌親近神,以大祭司的身份,在他們面對困難時替他們代求。
  經過第二層主題給予讀者的應許,作者從新的角度──永遠大祭司──來繼續描寫耶穌的救贖工作。這職任建立了讀者信仰的根基,使他們可以安然信靠。但到底這職任還要作甚麼呢?在下一層的主題將會揭曉。

f) 第四層主題(7:26 - 10:31)

  與前一個主題所關注耶穌那大祭司的超越等次不同,這裡關注的是大祭司的獻祭職事。
  7:26-28點出了這層的主題。有幾點值得留意的:首先,大祭司是先為自己的罪向神獻祭,然後才為百姓的罪獻祭;但耶穌是聖潔無玷污的,不須為自己獻祭。其次,大祭司的獻祭須要每天獻上;而耶穌只一次獻上,就已經足夠了。最後,耶穌把自己當祭物獻上代替世人的罪。
  8:1-13藉著比較耶穌獻祭的新約和以前的摩西律法,作者指向耶穌奠定那屬天的新約。摩西的約就是更美之約的影兒,前約漸衰,就必快歸無有(8:13),因為已有耶穌成就的新約了。這兩約有甚麼參考之處呢?作者在接著的段落(9:1 - 10:18)再加以討論。
  在9:1 - 10:18特別論到每年奉獻到神面前的獻祭作參考。依照前約,大祭司每年要進到至聖所獻祭,這樣每年的贖罪祭,赦罪的功效不是永遠,只是暫時而已。但耶穌一次獻上自己,就是永遠的獻祭,赦罪的功效也是永遠的。故此,新約是超越舊約的 [註 27]。新約對讀者們的生命有甚麼影響呢?接著的勸勉提供了警誡及鼓勵。
  因著耶穌向相信祂的人所成就的新約,作者在整段的勸勉中(10:19-31)鼓勱信徒要存堅定的信心來到神面前。末日的審判就是警誡讀者們不要故意犯罪(10:26),若然故意犯罪,不接納耶穌為他所獻上的,他就是「踐踏神的兒子」(10:29)。一旦與這新約有份,雙方均不能毀約──神向信徒守約,使他們可以在祂裡面得享永遠的安息;而信徒面對任何患難都要對神持守信心。若然這警誡必須嚴厲遵守,作者有甚麼指引可以讓他們跟從呢?下一個勸勉就有一些忠告讓讀者們跟從。

g) 第五層主題(10:32 - 12:13)

  10:32-39帶出最後一重的主題。要遵守上述的指示,信心是重要的,但讀者們也要有面對患難的耐力。末後的指望成為推動他們向前的動力。所以,Harold W. Attridge 以「忠信到底的勸勉」(exhortation to faithful endurance) [註 28] 為這段的題目是很正確的。10:39提出正面的鼓勵,教導讀者們要學傚前人有一樣的信心,作者就在下一段談論這些前人。
  11:1-34的闡釋提及很多舊約的人物,見証他們的生命上如何在不同途徑中實踐信心。這裡似乎可劃分為兩段:亞伯到亞伯拉罕(11:1-16),以11:13-16作結;及亞伯拉罕到先知(11:17-34),以11:33-34作結 [註 29]
  11:35-40向讀者們提及一些當代的見証人,但不能確定這裡所述是誰。雖然一些學者如 Harold W. Attridge及 Simon J.Kistemaker爭論這是見証歷史上的馬加比革命 [註 30] ( Maccabean revolt),它又可能是指著羅馬皇尼祿(Nero)或多米田(Domitian)逼迫的時代 [註 31] 。無論如何,內証是不足以決定這是指甚麼時代,但主題倒是非常清晰,它與前人站在同一陣線,證明他們面對患難時仍然堅守信心。
  而12:1-13的勸勉,作者勉勵讀者們在生活上要有堅忍的信心。由於讀者們週遭際遇並不像先祖(12:4)那麼惡劣,故此他們更應該要持守信心,若遇上更大的患難時,便應看為神的操練。
  這裡似乎到達全卷希伯來書的高潮,就是所有勸勉及闡釋都是指向安慰那些正面對患難的讀者們。由耶穌的救贖角色和工作,以致到罪得赦免的救贖功效,作者嘗試指出耶穌的超越性,叫讀者們應將信心放在耶穌身上,他們不是相信屬地的人和等次,而是相信那屬天及永恆的耶穌。從第一個勸勉開始,作者就提醒讀者們要留意他們已經擁有的,最後嚴重警誡他們務要持守信心直等到末後的拯救來到。它不容易守,但卻是必須持守的。

h) 最後的勸勉(12:14-13:17)

  正如 Harold W. Attridge指出這是整卷書的結束勸勉。它似乎沒有一致性的主題,但若我們考慮這個最後的勸勉時,不難發現一點標語字(catchword)作連繫。
  12:14-17鼓勵讀者們肢體之間要和睦,並且要追求聖潔;12:18-29解釋要追求聖潔的需要──因為神會審判;13:1-6再談彼此和睦;13::7-17用第7及17節作為首尾呼應,表達關注那些從前引導讀者的人。如果人際關係是最後勸勉的主題,作者就是要鼓勵讀者們在信徒之間要保持良好的關係,在面對嚴峻的環境時,可以互相鼓勵。

i) 結語(13:18-25)

  作為一封書函,最後也有正式的問安和祝福。本論文開首也曾提及希伯來書的體裁,筆者認為這段是加在講章內容再寄給讀者的。

5. 結論

  希伯來書的結構,令主題十分有組織地排列出來,闡釋及勸勉輪流穿梭,以重點字詞(hook words)串連各段,但卻有不同的集中點;最後一層主題就是希伯來書的高潮,反映讀者們正面對很艱辛的逆境,他們務要在逆境中竭力堅守信心,因為耶穌已為他們奠定了根基,讀者們必得從神而來永遠的應許。
  作為一篇論文,希伯來書有它的論題──耶穌基督超越的救贖;作為一篇講章,它必須對讀者有所鼓勵及提醒,兩者作者都能兼顧了。不單高舉了耶穌的地位,同時也將讀者的眼目轉向祂;今日我們的環境不比當時的信徒艱難,理應更能堅定我們的信心,在這常變的世代中,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

註釋

  1. George H. Guthrie, The Structure of Hebrews: A Text-Linguistic Analysi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Co., 1994) 3。   
  2. 同上。   
  3. 同上,47.   
  4. Steve Stanley, "The Structure of Hebrew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ynBul 45.2 (1994) 247   
  5. Albert Vanhoye, S.J., Structure and Message of the Epistl to the Hebrews (Roma:Editrice Pontificio Istituto Biblico, 1989) 2.   
  6. Steve Stanley, 248.   
  7. 同上 249.; 同時可參考:William L. Lane, Hebrews 1-8,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Dallas: Word Books, Publisher, 1991) lxx.   
  8. William L.Lane, lxxii.   
  9. Steve Stanley, 250.   
  10. Raymond E. Brow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New York: Doubleday, 1997) 413-419.   
  11. 就上述討論,可以解釋13:22,是在訓詞誦讀之後才再加上的結語,最後寄給收件人作為勸勉的話。   
  12. David Alan Black, "The Problem of the Literary Structure of Hebrews: An Evaluation and a Proposal", Grace Theological Journal 7.2 (1986) 164-165.   
  13. 同上,175.   
  14. 同上。   
  15. William L. Lane, lxxxviii.   
  16. Albert Vanhoye, 20.   
  17. 同上,23-32.   
  18. 同上,40a-40b.   
  19. William L. Lane, 1xxxvii.   
  20. George H. Guthrie, 18.   
  21. 同上,49-50.   
  22. William L. Lane, xcvi.   
  23. Harold W. Attridge, Hebrews, Hermeneia (Philadelphia: Fortres Press, 1989) 36.
      
  24. George H. Guthrie, The Structure of Hebrews: A Text-Linguistic Analysi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Co., 1994) 128
      
  25. William L.Lane, Hebrews 1-8,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Dallas: Word Books, Publisher, 1991) 102.
      
  26. Ibid.
      
  27. George H. Guthrie正確地為 9:1 - 10:18點題:「新約獻祭的超越」(144)。
      
  28. Harold W. Attidge, 19. 但他把10:26 - 12:13看為一個段落。
      
  29. 這裡的結論不是各段的總結,它只是作為10:32的總結。
      
  30. Harold W.Attidge, 347; Simon J.Kistemaker, Hebrew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Co., 1984) 354
      
  31. 參 "historical setting"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 of Simon J. Kistemaker, 15

參考書目

  
  1. Attridge, Harold W. Hebrews, Hermeneia (Philadephia: Fortress Press, 1989)
      
  2. Black, David Alan "The Problem of the Literary Structure of Hebrews: An Evaluation and a Proposal", Grace Theological Journal 7.2 (1986) 163-177
      
  3. Brown, Raymond 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New York: Doubleday, 1997)
      
  4. Bruce, F.F. "The Structure and Argument of Hebrews"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Theology 28 (1985) 6-12
      
  5. Guthrie, George H. The Structure of Hebrews: A Text-Linguistic Analysi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Co., 1994)
      
  6. Kistemaker, Simon J. Hebrew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Co., 1984)
      
  7. Lane, William L. Hebrews 1-8,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Dallas: Word Books, Publisher, 1991)
      
  8. Lindars, Barnabas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Hebrews" NTS 35 (1989) 382-406
      
  9. Stanley, Steve "The Structure of Hebrew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ynBul 45.2 (1994)
      
  10. Vanhoye, Albert S.J. Structure and Message of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Roma: Editrice Pontificio Istituto Biblico,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