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父親•敬愛父親】
經文:創22:1—19;24 1—9

李志剛區牧
禮賢會灣仔堂


  今天是父親節,本堂舉行父親節主日崇拜,在此為到我們的父親感謝天父上帝;為到我們又能作兒女的父親感謝天父上帝!我們感謝兒童詩班獻唱「神帶領」,願上帝叫我們老眼昏花或是白內障的父親睇得見;帶有枷鎖父親的心得敞開;拿拐杖的父親可以奔跑;每事為父親解困憂。

  某教會同工邀約一位牧師在今天到他的教會主講父親節主日崇拜,特別提醒這位牧師在講道的時候,對於父親要多講一些教訓的道理,希望他們都能做一位好的父親。事實上有父親節的產生,並不是緣起於對父親的教導,而是表揚父愛的偉大和可敬。在一九一○年美國有一位陶德夫人(Mrs. John Bruce Dodd)於該年六月九日在美國華盛州士樸坎尼市(Spokant)的一個教會裡發起紀念父親的聚會,目的表揚自己父親的偉大,由於父親在她母親過世之後,身兼母職,為免兒女受到影響,故不願續絃,而將一班兒女養大成人。陶德夫人的建議其後得到各地教會響應,父親節由此形成。由於母親節先於一九○六年在美國發起,不久便成為美國總統簽署的法案,成為國際母親節。可是美國父親節至一九六六年才被詹森(President Lyndon Johnson)宣佈每年六月第三個主日為父親節紀念日,而六月第三個主日,適逢炎熱的盛夏,以此表揚父愛如火熾烈。

  在週前報章曾刊登一項不幸的消息,就是有一位父親在天氣三十多度炎熱的晚上,帶同一歲多的兒子在九龍大環山的海邊乘涼,享受自然海風的舒暢,但當父親將兒子放在海邊鐵欄杆坐著的時候,突然鬆手,小孩子便掉在海裡,自己和途人急忙跳到海裡拯救,最後仍需由消防員從深海處救起送醫院搶救,可惜延至翌日終告不治。這是一件不幸的消息,但反映出父親在生活上對子女的愛。猶記得我的三個子女,當他們孩童的時候,我常帶他們到維多利亞公園散步和乘涼,每在回家的時候,每個孩子總喜歡在皇仁書院門口的石礐上走來走去,如走獨木橋,與緻勃勃流連忘返,此情此景,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究竟我們如何去認識自己的父親?日前看見興發街東湖海鮮酒家有一張慶祝父親節的菜單,其中寫著:「培育提攜賴嚴父,美食孝親有東湖」兩句的說話。在此使我想到父親對於子女是有培育和提攜的功勞。所謂培育應該包括養育和教育,無疑母親對每一位兒女都有養教的功勞,而父親養教的功勞是同樣重要。至於提攜方面,就是當兒女長大之後,對於職業的抉擇和事業的晉升,父親多有提攜的扶持,或盡人事或以金錢支援,極希望兒女有好的出路。就以牧師的經歷而言,每年升學放榜,便有請託介紹子女入讀名校,而走訪我的人,又以父親居多,可見父親對子女的提攜的功勞大多是隱藏性的。

  「培育提攜賴嚴父」,「嚴父」一詞似乎是時人所不敢苟同。但父親之嚴,對子女是有教導和影響的作用。舉例來說,麥慧文長老昨晚在弟兄部的分享會中,提及先君麥天方長老,為人嚴謹,對子女不苟言笑,但此種嚴肅的形像,多少成為子女日後一種無言教導的提示,使子女處事為人受用不盡。

  禮賢會九龍堂已故汪樹勳長老,他使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約是在二十多年前,其時中國內地尚未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人民生活異常艱苦。其時汪長老已屆八十多高齡,是一位政府退休的公務員,每到月尾例必到庫房領取長俸。某次有見汪長老急於到庫房領長俸,原因是要匯款給在台山的長子,幫助他和家人的生活。據謂在台山的兒子已屆退休之齡。在此使我想到一位退休的老父接濟一位退休的兒子,顯見父愛對於兒女並無年齡的界限,甚至超過時空的領域。

  以上所述多是我們常常經歷和體驗到的父愛,但在我們基督徒而言,更需了解到信仰中的教導,使我們明白偉大父親是有更高的層面。我們「信心之父」亞伯拉罕,所表現的父愛,足以作為我們信徒學習的典範。在創22:1—19,說到他在一百歲年老得子,蒙上帝賜給哲嗣以撒,上帝早為要他獻祭以撒試驗他的信心,亞伯拉罕是聽上帝的說話,到祂指示的地方將以撒當作羔羊獻作燔祭,他並沒有留下獨生子不給上帝,上帝為他早已預備一隻公羊代替以撒,使亞伯拉罕經驗「耶和華以勒」(耶和華必預備)的實在。在亞伯拉罕愛上帝的真誠上,使以撒自小認識到「耶和華以勒」的作為。

  在創24:1—9提及信心之父亞伯拉罕對於兒子以撒的婚姻非常重視,認為兒子不應娶迦南女子為妻,而「要往我本地本族去,為我的兒子以撒娶一個妻子」。亞伯拉罕從本地本族娶妻,不祇是一個民族的問題,而是一個信仰問題。由於以撒在族人娶了利百加;繼而利百加亦叫兒女雅各回到本地本族娶了利亞和拉結,由此衍生了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民族,其中猶大支派更成為拯救人類的根源,耶穌基督藉上帝應許道成肉身,成為我們今日得救蒙恩所在。在亞伯拉罕信心的見證上,我們知道身為父親的人,對兒女的信仰不但有以身作則的榜樣,更要在兒女的信仰作出關懷教導。在約翰福音3:1—17,耶穌實實在在提醒我們,「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人若不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因此我們要將兒女在小的時候,領受聖洗禮與上帝立恩典的約。這是每一位作基督徒父親應有的關心和愛護,讓小孩子從小就能領受上帝是一位「耶和華以勒」的上帝,祂常常為我們人生早有預備。

  昨天星島日報有一個小標題:「明天是父親節,一項調查報告,大部份父親並不快樂」,而另一個大標題是「逾半父親恐掉飯碗難持家」。在消息內文有載:「在明天父親節前夕,一項週查發現,大部份父親每天大多工作逾九小時外,更面對沉重工作壓力,逾半數受訪父親每天均面對飯碗不保的日子,恐防未能維持家庭生活之餘,更對本港社會前景悲觀,父親的生活似乎不太快樂。」又謂:「在與子女相處方面,逾六成父親每天只花於一小時跟子女傾談,超逾七成父親與子女關係未有改善,甚至變得更差。」我個人身為牧師,日常與子女傾談溝通的時間,要說有十分鐘也沒有,心中常引以為咎。不過日前與多位同工敘談的時候,論及與家人子女溝通時間的問題,滿心以為少兒女的牧師定有較多時間與子女溝通,但有一位祗有一個兒子的牧師所作的回應,仍然深感為憾。

  在父親節主日崇拜中,教會送給父親的一張書簽,其中有兩節經文:
  父親是兒女的榮耀(箴17:6)
  智慧子使父親喜樂(箴15:20)

  「父親是兒女的榮耀」,說明父親的生活行為,以及事業成就,足以使兒女引以為榮,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父親必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為女兒所敬重;必須對兒女有犧性付上,才被兒女認同。相反的,做父親其身不正,自然不會受到兒女的敬愛。而在箴言書17:6的全文是「子孩為老人的冠冕。父親是兒女的榮耀。」父親與兒女的關係可謂一脈相連的,父親不但要使兒女感到榮耀;同樣做兒女的人亦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做到「光宗耀祖」、「光耀門楣」的表現。

  在今明報刊登一段新聞:「城巴大車禍︱母亡父癱拖累會考,戴鍾龍發奮會考成功」,有謂一位中學會考生戴鍾龍因年前城巴在灣仔發生大車禍,導致母親逝世,父親癱瘓影響會考不及格,但這位有志青年繼續努力,以致重考成功,有見父子兩人的合照,顯得無限的恩情。另一則新聞亦記載一位小朋友對於會對於已故父親的懷念,而寫了以下的口號:「齊吃早餐笑呵呵,學業品行齊切磋,做完功課齊踢波,德智體群做一哥。」我們相信父親有愛心和信心,對於兒女必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無限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