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驚嘆號-自殺



自殺的定義

  自殺是一個人,以自己的意願與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它是一種人類生理、心理、家庭、社會關係及精神等各種因素混雜而產生的偏差社會行為,它也是一種溝通方式,有人藉由它來傳達情緒、控制人、換取某種利益(精神上或實質上的),更有可能是為了逃避內心深處的罪惡感及無價值感。

自殺的形成

  自殺行為的成因相當複雜,涉及生物、心理、文化及環境因素,根據精神醫學研究報告,自殺的人70﹪有憂鬱症,精神疾病者自殺機率更高達20﹪。社會環境因素,包括社會的脫序現象,如暴力、犯罪、毒品、離婚、失業等;個別情況因素則如家庭問題、婚變、失落、遷移、失業、身體疾病、其他自殺事件的影響與暗示等,都是影響自殺的成因。研究顯示,沒有一個人是為了單純一樣理由去自殺的,而是多重重要因素混雜在一起,最後在一個引爆點上發作。
  我們知道,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挫折和壓力,但是有些人就會在遇到挫折時,故意去忽視問題的存在,一味地以壓抑、隱忍的方式去逃避面對現實,如此惡性循環,一件事接著一件事都沒處理好,到最後,他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變化或挑戰,就等於是去面對之前一大堆被隱藏而加大的壓力與問題,直到終於承受不住而崩潰。

自殺的特徵

  大部份的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那就是曾經在情緒上覺得絕望、孤寂、無助;在想法上:「我什麼都做不好」、「我沒有用」、「我是個輸家」、「我只要消失,所有問題才會結束」、「沒有人能幫助我」……
  尤其現代都會的高度發展,以及極端強調個人化的趨勢,使得人與人之間愈來愈疏離、冷漠,彼此不信任,個人更顯得孤單無援。
  自殺和殺人,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內在都有很大的情緒。像台北市生命線協會一年大約一萬五千個個案,有四分之一是情緒問題,顯示現代人的情緒困擾很嚴重。

自殺的調適

  自助篇──心理學家認為,人有愛恨的矛盾,也有求生求死的本能;所以,一旦意識到自己有自殺的傾向,你必須「自助」,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累積壓力。想想看:
  1. 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換作任何一個人,都一樣會是不愉快的經驗。
  2. 你沒有任何理由需要獨自扛下全世界的重擔。
  3. 你心中的痛苦與恐懼只要說出來,就能如釋重負,讓自己鬆口氣。
  4. 若有需要,你可以向家人與朋友尋求協助。經由電話與危機中心的諮商員、牧師,或學校的輔導員談話,都可以幫助紓解情緒、提供救援。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自殺是真的想死,因為人都有求生的原始本能,即使是在自殺的剎那間也不例外;只是輕生當時的情緒太混亂,致使自己完全失去判斷力,做出不智的事。選擇自殺的人,事後一定會後悔。你絕對有活下去的一百個理由,只是情緒使你失去理智,亂了方向,所以,對自己的自殺念頭喊停,去找專家協談,讓專家幫你找出──你值得活下去的那一百個理由。
  助人篇──當有人談及自殺念頭時,你要認真考慮相信他的話,因為他可能有了麻煩,正發出求援訊號,他也可能正打算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所以你一定要做些什麼,把他從求死邊緣拉回來。
  你不必害怕伸出援手後會惹上麻煩或無法承擔,其實,「助人」做法並不難──只要認真當他的聽眾就好,給耳朵而不要帶嘴巴。
  因為一個想自殺的人,最需要有人聆聽他的心聲、聽出他的感受,同理他難過、氣憤的情緒,你不要對他所陳述的事給予你個人的意見或批判,這就是一種支持的力量。
  做到了先處理及平復他的情緒這一步,接下來對解決他背後深層糾結的問題,你不一定有能力承擔,可以尋求外援,讓任何可諮詢的機構或信賴的人支援,或者報警處理,以減少遺憾和不幸的發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