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的成長

【經文 1010-12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陳姿姊妹

箴言十章中,所羅門提醒我們,人生追求的就是神的福祉能臨到我們的生命,我們因信稱義。進而追求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中教導我們的八種美德,成為聖潔的義人討神喜悅,這種追求並非一年半載指望可達,求主幫助我們一生一世的追求,達到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標準──「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8)在個人生命追求不斷地成長中,今天我們領受的經文所講的是人際關係的成長。(箴1010-12

自從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人們密集聚居的大城市,每日數以萬計的擁擠人群雖是擦肩而過,但人們的心靈卻相距遙遠,冷漠生疏。這就是今天社會的嚴重問題──人的疏離的問題。

馬克思雖是無神論者,但他卻十分準確地觀察到人類社會嚴重的疏離問題。過去的一個世紀,實存主義存在主義的哲學也指出了這種疏離現象,人被非人性化地對待,並指出人須要建立彼此之間愛的關係,近代的心理學家Deniel Colenan,所著的〈情緒智商〉一書指出,EQ比IQ重要。在他的新著中,說到在商業社會中要成為傑出的領袖,必須善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其實,在聖經中,神早就告訴我們,神造人的時候,不單只是造成有個體性的人,還造成我們有個人身份的需要,我們不能脫離群體而生活,更如需要懂得同別人建立正常的關係,叫我們的生命有真正的成長。

近代心理學家Eric Fromm,提出了人類最大的需要是克服疏離,人們必須走出孤單的牢獄。

甚麼是貧窮?對貧窮的理解之深刻,莫過於德蘭修女。她說,今天人們最大的貧窮,不是物質的貧窮,而是孤單所帶來貧窮。

在古代巴格達有一個商人,他的貨品,品質一流,價格合宜,舖位適中。但顧客卻日見稀少,他如墮五里霧中。只好請教當時一位哲學家究其原因,哲學家說,你只尋求生意,而沒有尋求朋友。雖然你的貨品貨真價實,但你的行為舉止卻為你自己與顧客之間築起一道又高又厚的冰冷無情的牆垣。請記住,好的商品加上好的關係,才是成功的秘訣。

其實,這不單是在商場,古今中外,各行各業,各種社會關係都遵循這一條定律,求主教導我們學好建立人際關係的功課,為主在社會上作光作鹽。

在箴言十章十節至十二節中,我們從所羅門這位最有智慧的人物身上學習建立人際關係的三個基本原則。

()真誠待人(箴1010

「以眼傳神的,使人憂患,口裡愚妄的,必致傾倒。」同人建立關係,首先是溝通,如果溝通的方法是以眼傳神,就是心術不正,充滿詭詐,使人憂患,難以相處。從正面來講,就教導我們接人待物要以誠相待。作一個真誠正直的人。誠信是建立社會的最基本的一個原則,一個社會如果沒有遵守誠信的原則,必然崩潰。

「口裡愚妄,必致傾倒。」耶穌責備當時的文士法利賽人、宗教家是毒蛇的種類,心裡充滿的,必然顯露出來。善人由他心裡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由他心裡的惡,就發出惡來。耶穌還繼續說,凡說人閒話的,當審判的時候,要憑你的言語定你的義,也要憑你的言語定你的罪。

我們要慎防誤解「當用愛心說誠實話」這句經文,用以遮蓋我們口吐愚妄。其實這句經文上下文的意思是指當我們面對異端邪說時,為維護我們的信仰,要出於愛心講合乎真理的言語。求主幫助我們作一個真正真誠實的人。

建立人際關係的首要原則就是真誠待人。真誠待人未必一定有好處,容易被人欺騙,也容易吃虧,但神最終將恩典福祉臨到我們身上。

()造就別人(箴1011

「義人的口是生命的源泉,強暴蒙蔽惡人的口。」聖潔公義的人心裡充滿了慈愛與憐憫,義人的口流露出來的使人生命得到滋潤,得到造就。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成長,需要尋求常常造就別人。反之,強暴蒙蔽惡人的口,心裡的污穢使它口裡充滿強暴,強暴破壞人的生命。

我們的神是一位處處尋求人得到好處的神。當我們墮落犯罪,遠離神的時候,神用很長的時間為我們預備救恩,將祂至愛的兒子──耶穌基督,差遣到世界上,為叫我們從罪惡中得到釋放。當我們的神來到這個世界上,耶穌基督到處幫助有需要的人,講道、治病、趕鬼……讓人的生命得到改變,得到提升。祂是一位完全為別人而活的人。

以西結書第四十七章,展現了一幅教會的圖畫,聖殿之水源源不斷向東湧出,澎湃成河,水到之處,兩岸樹木青翠,碩果纍纍,樹葉乃為治病,水湧到沿海地帶,魚兒雀躍,水也變甜……神希望教會不是一潭死水,屬靈生命的活水不斷向外湧出。我們要藉著傳福音,社會的關懷造就人,讓更多人從我們身上得益處。弟兄姊妹們,這應成為我們生命的一個目標!

耶穌所講好撒瑪利亞人的例子,真是發人深省。一個受傷的猶太人奄奄一息,猶太人的祭司無動於衷;在聖殿侍奉的利未人也只冷漠相看;一個猶太人的世仇──一個撒瑪利亞人見狀相救,毫不吝嗇。耶穌問,誰是受傷人鄰舍呢?無疑的是幫助他的撒瑪利亞人。

當我們造就人幫助人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也得到了造就,我們的朋友將遍佈天下。

()體諒別人(箴1012

「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恨是殺人的前奏,同樣要受到審判。當人充滿恨的時候,就會吹毛求疵,挑起爭端。

耶穌基督如何教導我們呢?一個行淫犯錯的婦人,雖已知錯,但不免受眾人責難,耶穌維護她,叫眾人離開她,告誡婦人不要再犯罪。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這是耶穌基督教導我們處理問題的原則。在別人犯錯的時候,並非不辨是非,而是在愛的遮掩下幫助別人。遮掩是原諒的意思;不止七十個七次,而是完完全全的原諒人。像耶穌基督一樣,體諒我們的過錯,赦免我們的罪過,用十字架的寶血遮掩我們一切的罪過。當有人得罪我們,我們必需按著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至十七節所教導的步驟去處理問題。

求主幫助我們,用這三個原則──真誠待人,造就別人;原諒別人。叫我們的人際關係不斷地成長。當我們願意操練自己,不但對自己有益,更能為神在社會上作出光作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