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一代的道德教育(三)

【經文 箴4:10-19】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林蘊詩姊妹

(五) 建立清晰的教育目標(4:10-19 )

教育不單是家庭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整個世界的問題。教育需要建立清晰的目標,有正確的方向和路芋A否則徒然白費心機。所羅門王在這裡提出三方面教育應有的目標,是我們應該留意和追求的。

(1) 注重生命質素的教育(10節)

延年益壽,意即在世的日子長久。永生就是有質有量的生命,根據神的話語過活,讓神的話語塑造我們的生命,我們就會延年益壽,這是神所應許的。

一個不敬畏神的人,神不會賜福給他,讓他享受有質有量的人生。所羅門王一生敬畏神,可惜年老時晚節不保,以致陷落敬拜偶像的境況裡;但神仍因他一生忠心跟隨神而恩待他。但到了他的下一代,兒子羅波安作王只有十七年。根據聖經的記載,我們得知他一生的年日只顧自己肉體的享受,不敬畏神。兒子亞比央作王也只有三年,因他與父親一樣行惡不順服神,神遂不賜福給他。

今日人類教育的目標,多少時候為了迎合社會的需求和順應父母的要求,以致學校只看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只注重灌輸知識和謀生的技能,而社會的要求又只是業績的表現。世界的業績與生命扯不上關係,但神所要求的,是人由良善忠心的生命這種品格所帶出來那種結果子的業績。從生命結出來的果子是寶貴的,是遵行神旨意所帶出來的生命,是神所喜悅的生命。

馬丁路德曾在他的年代提出發人心省的言論,他害怕大學會成為引進地獄之門,除非大學能殷勤教導神的話語,讓神的話語銘刻在年青人的心中,才能逃避這惡果。哈佛大學的創校人約翰哈佛對這校的期望,是教導並促使每一個學生仔細去思想人生並求學的目的。「讓基督成為一切學問唯一的基礎」,這立論記載在哈佛大學六百四十六年的校訓裡,耶魯大學和普林斯敦大學也是這樣。但曾幾何時,我們發現這些大學的教導都已遠離神的訓誨,應驗了馬丁路德所言,大學成為引人進入地獄的大門。

神今天仍然恩待美國,因為他們立國之初,乃為要尋覓一地方可以自由敬拜神,他們建立學校敬畏神,他們的銀幣上鑄上「In God We Trust」,是因為他們信靠神。縱然今天的美國已有很多人遠離神,但仍有一班人是跟隨這路迄M求神的,神仍然恩待他們。

怎樣的生命引發出怎樣的生活來。在這種生活裡,我們是靠著這有質有量的生命給予我們基礎,才懂面對生活的一切困難和衝擊。

(2) 注重生活藝術的教育(11節)

這生活的藝術包括兩方面,第一是「智慧的道」,第二是「正直的路」。這正是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十章十六節教導門徒面對困難時,要有靈巧像蛇的智慧,馴良像鴿子的正直。二者相輔相承,不可或缺。

今天有很多人可以很認識聖經,解釋聖經,但問題是他們未能很適切地運用聖經去解決他們生活上所面對的問題。聖經中有很多例子,是神教導我們如何去實踐智慧加上正直的方法。其中一個是記載在撒母耳記上十六章。當神要廢掃羅王,吩咐撒母耳到耶西家為膏立新王,但撒母耳恐怕掃羅王獲悉後會追殺他,神便吩咐他帶一隻羊羔前往,若碰上別人查問,就告訴他們要去獻祭。這裡神並非教導撒母耳去說謊,而是有智慧地運用技巧去處理所面對的問題,他膏立新的君王是需要獻祭的,那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所以說獻祭並沒有說謊。我們需要去操練去學習有智慧地面對生活上的問題。

如何能栽培出有生活藝術的年青一代,方法是指教和引導。指教,就是坐下與他分析講解他們所面對的困難。可惜今天有很多父母,連指教兒女的時間也騰不出!懂結z的母親每天用一小時為她十七個兒女禱告,每星期騰出一小時與不同的兒女談屬靈事情。神使用她兩個兒子改變了整個英國,避免法國大革命那種災難。

引導,就是與他一起做,一起掙扎,一起經歷。聖經謂如果我們要教育出有生活藝術的年青人,我們需要成為他們生命的響導。神也是這樣教育我們,當我們墮落犯罪時,祂藉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不單給我們有指教,更進入人群裡與人群一起掙扎,一起經歷痛苦患難。我們的神是這樣教育我們,成為我們生命的響導,今天我們也要這樣教育我們的子女。

奧古斯丁的母親不斷為他禱告,以致他能從反叛的青年變為敬虔神的人。他曾說在柏拉圖等哲學家的著作裡,從來未曾聽過有類似主耶穌的說話:「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 ……我的軛是容易,我的擔子是輕省的」。耶穌基督最寶貴的教育,是祂能夠願意承擔我們的重擔。從來沒有人說過這樣的話,這是基督教教育的精萃。不單是口講,不單是身教,而且是同有需要的人一同經歷、一同掙扎。一個牧師為了他那離家出走的兒子,毅然放下牧會的工作,與他的兒子生活。夫婦二人逼切為他禱告,與他一起在人生道路上掙扎,最終他兒子徹底悔改相信耶穌基督,成為一個好青年,而為父的也成了兒子一個最要好的朋友。我相信那牧師一定會感覺到在他事奉的經歷裡,那是最值得付上的幾年時間,能陪伴他的兒子,成為兒子人生的響導。

(3) 注重紀律與約束的教育(12節)

如果我們想教導年青人著重一個有質素的生命,而這生命能流露藝術的生活方式,就必須注重教育裡的紀律與約束。

神的真理約束我們人生的道路,所以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當我們受真理的約束,我們就能行走。腳步必不致狹窄,意即我們有真正的自由。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七章教導我們要進窄門、走小路,那是途徑是方法,當我們肯願意接受神真理的約束時,就能進入神真理的寬闊裡,有真正的自由。

西方的任性教育任由學生自由發揮,是行不通的,因為人有罪性,這一種教育,主張建立自尊,建立自我形象本是對的,惟方法不合乎聖經的教導。只是徒有口號,未能建立有紀律的人生。欠紀律的人生,是痛苦的人生。在罪中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是被罪捆綁。

教育評議會最近做了發人心省的調查,這結果提醒我們要注意香港社會的教育問題。六成的學生不尊師重道,不聽從老師的教導。教育的前題必定是順服。今天的教育,只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夠的,應激勵學生有目標地自願去學習去追求。

教育評議會更指出造成今天的境況,是因為許多家庭解體,傳媒渲染暴力,社會缺乏是非觀念和家庭缺乏管教。惜評議會的建議也是不充分的,增加督察和學校社工只是解決問題,是治療而已,我們需要的是聖經教導的預防性的教育。

當我們幫助年青的一代過有紀律的生活時,聖經告訴我們,他門的道路是寬闊的。「奔跑也不致跌倒」,在這個忙碌競爭激烈的世代,人拼命在競爭在奔跑,很容易跌倒,惟有神話語的規限和保守時,我們能在寬闊的路上奔跑,有真正的自由。

香港較其他國家更有機會辦好教育,而教會的學校更較其他學校有資格有能力做好這種教育,我們有否把握這機會呢?各位教育界的弟兄姊妹,緊握聖經給我們的教育路貝M目標,辦好今天的教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