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一代的道德教育(四)

【經文 413-19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鄭坤英姊妹

(五)建立清晰的教育目標

從箴言四章十至十九節可看到家庭教育有五大目標,這些目標同樣應作學校教育的目標,兩者可謂相輔相承。之前,我們看過頭三個目標--1.注重生命的質素,2.注重生活的藝術,3.注重紀律和約束。今天,再看其餘兩個目標,就是4.鍥而不捨的學習態度和5.培養道德上的危機感。

(4)鍥而不捨的學習態度(13)

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持定神的訓誨,緊守神的真理。持定就是毫不放鬆,專心一意抓住的意思;緊守就是百折不撓地持守荅u理。可惜,當今年青一代經不起挫折,有時不過因為遭父母責罵或是與朋友口角就沈不住氣,膟茩n放棄生命。

生於多樣化的年代,我們不論求學、衣、食、住、行,甚至傳媒,電台或電視都有很多的選擇,致形成注意力無法長久集中,造成人們不斷轉工,轉校,轉台,甚至到了一個地步輕易放棄生命。在教育過程中最要緊的是確立目標,人生若有明確目標,那就不論經歷何種挫折與失敗,也能產生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要栽培年青一代不輕言放棄生命、信仰、事業……,必先做到以下三點:

a)從習慣中建立品格

一個人自小養成祈禱、讀經、參加教會聚會的習慣,就是到老也不會偏離(箴22:6)。良好習慣自人生的小節上養成;思想產生言語,言語產生行動,行動產生品格,品格產生命運。所有生活上的抉擇差不多都有道德性,從生活瑣事上入手,持定神的訓誨,以緊張執茠犖A度去抓住神的準則是人生的基礎。

b)從經歷中保持熱心

習慣成自然之後很容易變得因循苟且,不能討神喜悅,因此必須保持火熱的心去繼續追求。小孩子禱告蒙神垂聽之後會更熱心地祈求,及後,因荌悒[教會舉辦的營會,生命得荋_興,於是經歷神的奇妙和實在,這時既有習慣,又有熱心,就算一刻也不肯疏懶了。

)藉團契生活得激勵

少年人有了良好的基礎,加上團契生活的激勵,可說得茪@生不偏離主道的秘訣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軍欲以最快捷簡單的方法從俘擄口中探取敵軍的情報,結果發現只要把俘擄單獨囚禁一段時間,他們就會輕易就範。所以,單獨生活時最易跌倒,故需要教會生活,彼此扶助,防範撒但的攻擊。

世上成就顯赫的偉人如美國的林肯總統,差不多隔年就經歷到重大的挫敗,但他永不言敗。偉大發明家愛Y生六歲時收到學校飭令退學的通知,但他卻從不放棄,在他的研究裡頭,有實驗數千次失敗的記錄。英國首相邱吉爾小時學業成績平平,長大以後更染上狂躁症,二十年代參政,兩次選舉都落敗,三十年代閉門苦學,四十年代當選英國首相,帶領英國與德軍項戰,在堅毅不屈的精神下終獲最後勝利。又有一個勵志故事說兩隻青蛙相繼跌進奶油罐裡,其中一隻因見四壁濕滑難攀,於是放棄,結果就淹在罐子裡,另一隻卻始終不肯放棄,努力攀爬蘢鶠A終於把奶油搞動將表層打成牛油,結果能夠如履平地,躍身而出。青蛙做到的,相信大家也能做到。

(5)培養道德危機感的教育(14-19)

培養下一代明白四周都是罪惡引誘,尤其面對道德問題時要有嚴重的危機感,要達到這目的必須注意以下各點:

)不踏足惡人的道路

在過去十年,中國領導階層不斷呼籲人民杜絕貪污,改善道德情況,不然的話,國家將失去希望。莫斯科卸任總統的道德危機眾所周知,亞洲的菲律賓總統因貪污而被迫下台,印尼總統亞希德同樣因茬g污而面臨國會的彈劾。聰明的政客們尚且落在一個如此大的危機裡,更何況是一般的人哩!所以,所羅門在此提醒我們不可行惡人的路(14),當我們面對罪惡引誘的時候,不踏足惡道之中,因為這是犯罪的入門。罪惡勢力就是魔鬼撒但和自我罪性的結合,試探引誘從感官的地方入門;罪惡道路的入門就像糖衣包茯r葯,愈是危險的所在愈令人感到快樂。嗜賭的人貪圖財利,嗜酒的人借酒消愁,同樣企圖藉荇禷~耍樂忘記世事煩惱,至於交結江湖中人可能因為他們比一般朋友更有義氣。有時候,人在罪惡的道口徘徊,心知不妙,但感覺上佳,不知不覺就被這種感覺牽引擄掠而去。

小朋友迷失在偌大的商場裡,良久不會產生危機感,因為裡頭充滿茼n看、好玩的東西,盡是感官的刺激令他失去危機感;設若把他放在一個漆黑的樹林裡就馬上有危機感。今天我們為何輕易失去對罪惡引誘的危機感呢?是因為罪惡勢力在它的入門給我們各種各樣感官的享受。

)不行走惡人的道路

另一個嚴重的試探引誘,就是與惡人為伍,借助同夥勢力獲得安全感,尤其是年青人最容易陷在這種試探中。成年人有時也會在群眾壓力下妥協,失去了個人的原則。從前有位朋友,很奇怪他一直未肯信耶穌,原來他因虓巨銆R拜某些電影明星、歌星的緣故,甚至願意死後追隨他們到地獄裡去;天堂對他而言只是一片陌生、寂寥,毫無樂趣,由此可見罪惡的勢力何等巨大。

我們若要勝過罪惡試探引誘,首先要對之存有恐懼感,學會躲避,抗拒和放棄(15節)。若然繼續吸吮蚇}衣,始終會觸茯r葯的部份。一個親近神的人能透視罪惡的真面目--毒葯,絕對不會被其外在的糖衣所欺騙。愈親近神的人愈發覺自己的污穢,就如以賽亞先知看見神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衣裳下垂遮蓋整個聖殿,於是回應說:「禍哉!禍哉!我是咀唇不潔的人又住在不潔的民中。」今日,我們若不親近神就看不見罪惡的可怕。

)遠離惡人的道路

在心理上先有厭惡和抗拒,自然就能遠離。弟兄姊妹,今日年青人因為經歷尚淺的緣故,我們要讓他們看見犯罪的可怕,別人的經歷可以作為他們的鑑戒。多年前我在加拿大一次駕駛途中被交通警察無理檢控超速駕駛,其後毋需扣分,但要接受兩次安全駕駛的再培訓課程。其間小部份時間教授安全駕駛的知識,大部份時間放映交通意外的可怕鏡頭,如血肉模糊,斷臂殘肢等;經過兩節堂課,不斷被這些畫面轟炸,今後也受到警惕總要以安全為上了。當我們目睹罪惡的後果和犯規的險象時,自然就會遠離,不復經過,而孟母三遷,其原因也在於此。

)逃避罪惡的原因

我們逃避罪惡要像保羅勸勉的一樣,跑得愈遠愈好,切勿學似羅得的太太,逃離罪惡之城還掉頭回望,結果遭罰變成一根鹽柱。壞人要竭盡全力,想盡辦法藉世界的潮流和肉體的享樂引誘人、擄掠人,令人跌倒,叫屬神的人與他們一起行惡 (16-17)。今日,我們作為基督徒的實在虧欠,在領人脫離罪惡回歸正路的事上,我們究竟盡了多少責任呢?有位年青時候曾當過兵的牧師,在他入伍兩年內一直得到上司的賞識,唯一不討好的卻是他的信徒生活方式,如不喝酒,不談風月等。上司決定竭盡辦法,願以長官三個的薪俸使他可以滴酒沾唇,笑談風月,但結果這位牧師表示就算軍長以他十年薪俸相贈,也總不能叫他跌倒。

善惡到頭終有報,這是神公義的世界;神是賞善罰惡的,絕不容許義人不蒙賞賜,惡人不獲報應。聖經教導我們:人行善並非馬上道路亨通,犯罪也非立即有報應。長遠來說,神總在掌權,祂應許永不落空;善人必蒙報答,惡人必遭報應,祇不過是遲早的問題而已。所以,弟兄姊妹,請堅持下去,終有一天,我們必得見神的恩憐。1902年復活節期間,一船又一船的歐洲遊客陸續駛往中南美洲一個法屬小島上渡假,在這美麗海島上接待了十船來自歐洲的旅客,遊客在島上的娛樂節目多半是污穢可鄙,褻菛宦F的。適其時有兩位加拿大的青年乘坐一條船到來泊岸,當他們表明來意,欲向島人傳福音時立刻遭到拒絕,因為島人歸主之後會令他們生意大減。這兩位青年迫於無奈,唯有折返,豈料就在駛離海灣之時,回頭一望,突然火山大爆發,島上的人無一倖存,燒成灰燼。幾百年來,從未經歷如此重大的火山爆發就在一瞬間臨到,信是人遭天愆的又一明證。

香港這個都市罪惡充斥,港人若不悔改,恐有一天,神的刑罰也會臨到。基督徒應該起來多傳福音,願主憐憫,叫香港這地方得以快快回轉歸向神。教育一個重要的目標乃是向年青人灌輸道德危機感,教導年青人積極面對罪惡勢力,今天,教育界又有否注視這個問題呢?